财税资讯和常见问题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跨境电商税务合规最新要求:政策解读与合规应对指南

合规知识 跨境百科 22

最近不少电商商家收到了税务部门的“申报差异提醒短信”——明明自己按实际到账报了税,怎么就和平台报的数据对不上?其实这不是“系统bug”,而是全国税务合规行动下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配套公告正式落地,税务机关终于能直接拿到平台交易的“原始数据”,电商的税务监管从“模糊地带”走进了“透明时代”。

一、政策划重点:电商涉税报送的规则与频率

这次政策的落地,给平台企业和商家都定了“明确的规矩”:

  • 初次报送时间:10月起,平台要报10月商家2025年7-9月的收入信息(涵盖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全部收入);
  • 常态化报送:2026年开始按季度报,每季度结束后的次月(1、4、7、10月),平台得同步上一季度的商家身份和收入数据;
  • 风险核查要求:如果税务检查或发现风险,平台还得额外提供合同、交易记录、资金流水、物流数据等明细,一点都藏不住。

二、为什么收到差异短信?

很多人疑惑:“我实际赚的就是这么多,平台报的和我自己算的为啥差那么多?”答案藏在“记账逻辑”里——平台和商家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会计语言”:

  • 平台怎么报?按“资金到账时间”算,报的是“含税总价”(比如你卖113块的东西,平台报113);
  • 商家该怎么报?按“权责发生制”(货物发了就算收入)和“价税分离”(113块要拆成100块收入+13块销项税)。

税务系统的风险模型就是比对这个差异:如果平台报的含税总额和你申报的不含税收入差太多,又没合理理由(比如把佣金、运费错扣成成本),短信就来了——本质是“数据说话”的必然结果。

三、不合规的代价:漏税、偷税的风险与滞纳金压力

现在的电商税务合规,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马上做”:

  • 漏税vs偷税:漏税最多追征3-5年,偷税(比如拆分成多个账号避税)可就没期限了,欠多少补多少;
  • 滞纳金有多贵?按日加收万分之五(也就是每天千分之五),比如欠10万,一年光滞纳金就18万,越拖越亏。

简单说:现在不核查历史交易、补正问题,后面补税+滞纳金会拖垮利润。

四、关键合规要点

1、搞定价税分离与全额申报

要解决差异,先搞懂这几个点:

1. 增值税必须“价税分离”

平台报的“含税收入”不能直接当收入——比如小规模纳税人收到103块(含税),要拆成100块收入+3块销项税;一般纳税人113块的话,是100块收入+13块销项税。很多商家错把含税当收入,或者税率用错,直接导致差异变大。

2. 收入不能扣佣金、运费

商家常犯的错:把平台扣的佣金、运费从收入里减了再报。但税务上,这些是“成本”,不是“收入抵减项”——收入要按平台报的“全额”来,佣金、运费单独作为费用,凭发票抵扣或扣除。比如你卖113块,平台扣了10块佣金,你得报113块收入,再用10块佣金发票抵企业所得税。

3. 收入确认要看“业务实质”

不是资金到账才算收入!电商的收入确认时点是“货物发运/服务完成”——比如你1月发货,2月收到钱,收入要算1月的,不是2月。平台的物流数据会暴露这一点,必须调整会计流程。

2、刷单收入必须申报,否则算隐匿收入

这次政策直接把“刷单”钉死了:刷单的钱不能自己剔!

  • 为什么要报?刷单有资金流、交易流,平台会报给税务,你不报就是“隐匿收入”,直接算偷税;
  • 怎么处理刷单损失?收入要报,成本费用也要留证据——比如刷单的内部记录、退款银行流水、物流退回凭证,不然税务不认你的损失,利润会被调增。

更危险的是“拆收入”:换店铺主体、关联交易、改提现账号——现在税务能穿透查关联关系,一旦被抓,补税+滞纳金+5倍以下罚款,还会上“失信名单”,限制融资、出境。

3、无进项票怎么办?两种策略的风险与选择

很多电商愁“没进项发票”:要么增值税负高,要么企业所得税没法扣成本,这里有两个方案,选对了能避风险:

1. 找供应商补票(加价拿票)

好处:能同时解决增值税抵扣和企业所得税扣除;
风险:一定要查供应商资质,别拿到虚开发票——虚开发票的后果比补税严重10倍。

2. 全额申报+暂估成本

操作:没票也全额报增值税,季度预缴所得税时先暂估成本;
风险:暂估是“临时方案”!次年5月31日前必须补到发票,不然汇算清缴时要调增利润,补企业所得税+滞纳金。
适合谁:短期周转可以,长期无票的业务会越拖越险。

电商税务合规,本质是“用税务的逻辑做账”。早梳理流程、完善证据链、搞懂价税分离和全额申报,才能避开后面的风险——毕竟,税务的数据透明化,容不得半点含糊。

长期合规的角度,是建议以业务拓张的形式来优化企业架构,企业搭建架构的环节,注册香港公司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使用香港公司注册亚马逊的核心合规逻辑是:向亚马逊和香港政府证明,你是一家有真实业务、合规经营的正当企业,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空壳”。

titok跨境电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