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资讯和常见问题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随着跨境电商、离岸金融等业务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香港注册公司。但“做账审计报税”始终是企业运营的必答题——根据香港《公司条例》及《税务条例》,无论是否实际经营,所有香港公司均需按时完成做账审计并申报利得税。稍有不慎,可能面临罚款、账户冻结甚至公司注销风险。
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从新公司首报期、成熟公司周期要求、逾期后果到实操流程,为企业梳理一套“时间管理+合规操作”指南,帮你避开90%的报税雷区。
对新注册的香港公司来说,首次报税的时间最容易混淆。关键要抓住两个核心:年结日选择与税表下发节点。
香港公司成立后,可在18个月内自主选择首个财务年结日(即财年结束日)。实操中,3月31日或12月31日是最优选择——这两个日期对应的报税截止日可申请延期至次年8月15日或11月15日(其他年结日则需在收到税表后1个月内完成申报)。
举个例子:若公司在2024年1月注册,选择3月31日为年结日,首次报税截止日可延至2025年8月15日;若选6月30日,一旦在2024年7月收到税表,就必须在8月31日前完成申报。
部分企业可能在注册后18个月内提前收到税表(例如因地址变更被税务局抽查)。此时无论是否到18个月,都需在税表下发后3个月内完成申报。行业统计显示,2023年因“提前收表未及时申报”的案例中,超40%企业被罚款,平均罚款金额是准时申报的3.2倍。
度过首报期后,公司需进入“每年一报”的常规流程。这里的关键是:以首个年结日为起点,每12个月必须完成一次利得税申报。
选择3月31日或12月31日为年结日的公司,仍有延期空间:前者可延至11月15日,后者延至次年8月15日。这两个时间段也是税务局的“申报高峰期”,但好处也很明显——审计机构经验更丰富,能更快处理复杂账目;企业也有更充裕的时间调配资金,避免因税款延迟产生额外利息。
反之,若选择其他年结日(如6月30日),一旦错过税表下发后的1个月申报期,最低罚款3000港元(2022年行业数据显示,超60%因“未收表未申报”被罚的企业,罚款起点就是3000港元),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冻结银行账户。
许多企业误以为“没收到税表就不用管”,这是典型误区。香港税务局采用“主动下发+企业主动申报”双轨制,即使没收到税表,企业也需在年结日后主动联系税务局索要表格并完成申报。2022年因“未收表未申报”被强制注销名称的公司中,60%是因忽视这一点。
做账审计是报税的基础,其时间安排直接影响申报是否合规。企业需重点关注两个阶段:
香港公司注册后第18个月,税务局会下发首份利得税表,此时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审计报告编制并提交。若年结日选3月31日,相当于有11个月(注册后第18个月至次年2月)的准备期;选12月31日则有10个月(注册后第18个月至次年1月)。
  
专业财税顾问提醒:首次审计需提前整理好银行月结单、费用发票、购销合同等原始凭证。2023年服务案例显示,资料齐全的企业,审计周期可缩短至2-3周;资料缺失的企业,最慢可能拖到2个月以上。
非首次审计的企业,审计时间主要受年结日影响。3月31日和12月31日因企业集中报税,审计机构资源紧张,费用可能略高(但行业统计显示,12月31日年结日的企业审计费比其他日期平均低15%,因年底账目更清晰);其他年结日的企业则需注意,税表下发后1个月内必须完成审计+申报,时间更紧迫。
了解时间节点后,具体操作流程更需细致。以下是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审计需由香港持牌会计师完成,核心流程包括: 风险评估:识别收入确认、成本归集等高风险环节; 实质性测试:抽查50%以上凭证,函证主要客户/供应商; 报告编制:根据测试结果出具无保留、保留或否定意见(否定意见可能导致银行拒贷)。
划重点:香港公司审计报告必须由香港持牌会计师签署,伪造报告将面临最高10万港元罚款及3年监禁(依据《公司条例》第429条)。
完整申报材料包括: 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利得税计算表(需注明应评税利润/亏损); 税务代表声明书(由公司董事或授权人签署); 公司资料变更记录(如董事、股东变更需附证明文件)。
特殊情况:亏损企业仍需提交审计报告——亏损额可结转至未来年度抵扣(最长结转7年),漏报可能导致无法享受这一权益。
若公司注册后未开展任何业务(无收入、无雇员、无银行流水),仍需完成“不活跃审计”——编制简化的审计报告并提交利得税零申报表。同时,需保留银行月结单等基础文件(至少保存7年)。
风险警示:连续3年未申报(包括零申报),公司将被列入“僵尸公司”名单,面临名称强制注销风险。
若因疏忽错过申报期,可通过以下步骤补救: 7日内提交书面解释(说明逾期原因,如地址变更、财务系统故障等); 补缴税款及滞纳金(按日计息,年利率约8.25%); 接受税务局合规审查(可能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材料)。
2023年真实案例:某跨境电商企业因会计离职漏报,被罚款2.4万港元。经专业机构协助提交解释函并补缴资料,最终罚款降至8000港元。
香港公司做账审计报税,不仅是履行税务义务,更是维护企业信誉、保障银行账户稳定的关键。建议企业建立“申报时间轴”:设置税表下发提醒、提前3个月整理财务资料、每年初与会计师核对年结日规划。
若对流程不熟悉,可选择专业财税服务机构协助——从年结日规划、智能做账到风险预警,专业团队能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率至90%以上,同时降低税务筹划成本。毕竟,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能让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
  
最近和几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有个共同困惑:“想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拓展海外业务,但不想去香港本地,注册和维护一家香港公司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咱们就掰开了聊——从注册时的政府官费,到每年必须交的维护费,再到怎么选靠谱的服务商,一次性说...
查看全文当中国跨境电商卖家还在为亚马逊封号潮焦虑时,东南亚市场正以15.7%的年复合增长率掀起新一轮数字支付革命。2024年全球数字支付市场规模突破1370亿美元,而在这片充满潜力的蓝海中,香港公司正凭借独特的区位、金融与法律优势,成为企业布局东南亚的“超级枢纽”。本文...
查看全文随着CRS(共同申报准则)政策的全面实施,香港银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各大银行纷纷提高开户门槛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汇丰、恒生等知名银行已明确要求开户申请人需提供国内关联公司的证明文件,可见,境内关联公司是香港公司开户...
查看全文随着RCEP、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红利释放,越来越多香港企业将目光投向内地市场。然而,由于“一国两制”框架下两地法律体系的差异,香港公司若想在内地合法经营,必须通过特定路径完成合规布局。本文结合港丰集团20年企业出海服务经验,深度解析香港公司进入内地的三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