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资讯和常见问题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Tax information and FAQs
近期,跨境电商圈最受关注的消息,莫过于2025年10月起即将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令第810号)——配合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所有互联网平台都要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商家的收入、税号等关键信息。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企业的“收入黑箱”将被彻底打开,行业税务监管进入“透明化”时代。本文结合最新政策,帮你理清楚新规到底要啥、会影响谁,以及企业该怎么应对。
根据公告,需要报送信息的主体很明确:网络商品销售平台(比如天猫、京东、亚马逊、虾皮)、网络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网络货运平台(货拉拉)、灵工平台、小程序/快应用等所有营利性互联网平台。而平台里的入驻商家,不需要自己动手报。
简单说,平台得把旗下商家的“身份信息+收入流水+佣金成本”等数据整理好,统一交给税务机关。
报送内容分两类:一类是平台自身的“身份证”——运营主体名称、税号、域名、业务类型、平台名称;另一类是商家的“交易账”——名称、税号、总收入、退货金额、净收入、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如果是直播平台,还得额外报主播和所属机构的关联关系。
一句话总结:平台要把“谁在卖、卖了多少、赚了多少”都告诉税务局。
平台要是敢迟报、瞒报或者漏报,最高会被罚50万,严重的还会被停业整顿。这意味着平台必须升级内部系统,既要抓商家信息的准确性,又要防数据泄露,压力不小。
以前有些企业靠“零申报”“隐匿收入”避税,现在行不通了——税务机关直接把平台报送的流水和企业自己申报的数据比对,差异大的立刻触发稽查。轻则补税加滞纳金,重则罚款,风险直接拉满。
采购一定要找能开进项发票的合规供应商,这是出口退税、免税的基础。同时,采购合同、发货单、送货单、运输发票、付款凭证都要留好,万一税务查起来,能互相佐证链路真实。
能以公司名义报关就别用双清包税,确保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三流一致”。如果实在没办法,用双清包税也要留好快递面单,主动找税务机关沟通,证明货物确实出口了,争取享受免税政策。实在不行,就按内销交税,别藏着。
所有平台回款都要进公司公户,要是进了个人卡,得赶紧转回去并准确入账。长期用个人卡收款,很容易被认定为“股息红利”,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得不偿失。
国家其实给了不少支持:比如综试区的“无票免税”“核定征收”(2019年36号公告),还有2025年3号公告针对“9810”模式的“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主动去了解这些政策,能帮企业省不少钱。
跨境电商的合规不是“额外负担”,而是长期发展的基石。新规来了,与其等着被查,不如主动把采购、报关、资金、政策这几个环节理顺。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式,才能在这波监管升级里站稳脚跟,抓住行业机会。
  
当跨境电商卖家还在为东南亚市场的低价厮杀焦头烂额时,德国电商市场正以年均4%的增速悄然扩张。德国零售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德国电商规模将突破9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22亿元),人均消费152欧元的数据让这个欧洲第二大市场充满诱惑。但高客单价背后,50%的退...
查看全文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倒计时钟声敲响,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2026年正式生效到2023年10月启动过渡期,这场以“碳”为名的规则重构,不仅将重塑钢铁、铝、水泥等高碳产业的全球供应链,更可能催生万亿级低碳技术出口市场。在这场绿色博弈中,...
查看全文在全球经济版图中,金砖国家以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强劲的增长潜力,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深化与扩容,金砖11国(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以及新增的埃及、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联酋、阿根廷)不仅在经...
查看全文近期,亚马逊平台掀起一场针对电脑配件类目的"外观专利风暴"。某款热销的"带支架迷你电脑集线器"(Hub with mini PC stand)突然陷入专利侵权泥潭,数十家跨境卖家遭遇商品下架、资金冻结的生死考验。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跨境卖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普遍存在的认知...
查看全文